臺北市
設定所在地
  • 北部
    • 基隆市
    • 臺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中部
    • 臺中市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南部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東部
    • 宜蘭縣
    • 花蓮縣
    • 臺東縣
  • 外島
    • 連江縣
    • 金門縣
    • 澎湖縣
PM2.5 14低 2017/01/11 17:00
空氣品質良好,可正常從事戶外活動
01/11

星期三

20-22°C
01/12

星期四

18-23°C
01/13

星期五

16-18°C
01/14

星期六

14-15°C
01/15

星期日

14-16°C
舒適溫暖早晚較涼 西半部局部霧空品質差
21°C
臺北市
傳產西進凋零 年輕世代創意翻轉產業新生

2016-02-13 21:39:35

過去有一句話,叫做頂天、立地、走出去,其中頂天指的就是台灣的雨傘,因為在50到70年代初期,台灣曾被稱為是雨傘王國,全台有超過兩百家的雨傘業者,締造出上百億的台幣出口額,但後來產業西進外移,過去的榮景已經不在,但彰化有間雨傘工廠的第三代,決定要創造自己的雨傘品牌,融入各種不同的設計元素,讓普通雨傘也能充滿巧思,而台南也有傳統鞋業第二代,將富有文化意義的圖騰,融入鞋面設計當中,要用青年創意翻轉傳統產業。


創意設計 傘業重生

TVBS記者 詹舒涵:「來到位於彰化鹿港的這間製傘工廠,已經有將近40年的歷史,現在是傳到了第三代加入了一些新創意,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傘面是以客家花布為設計主軸,而這些鈕扣設計也相當新穎。」

一把把充滿設計感的雨傘,宛如花朵般,綻放爭艷跳脫一般雨傘的框架,彰化這間老字號的雨傘工廠,在第三代接班人手中展現出不同面貌。

第三代接班人 王詩涵:「(簍空的那支傘….)你可以看一下,一般雨傘傘面它都只是做到表面,所以我們看不到雨傘傘架裡面的美,那其實在我們上一代跟我們這一代 ,我們這種傳承的精神,就是要讓人家知道說我們是從傘骨架起家。」


技術傳承 傘業新生

當初50到70年代中期,台灣一度被封為雨傘王國,在當年客廳就是工廠的政策推行下,全台有超過兩百家雨傘業者,曾經締造上百億台幣出口額,但70年代後期,產業西進外移原物料、人工都在對岸,製傘業不得不出走大陸發展成專業代工。

第三代接班人 王俊升:「台灣在日本,在跟這些比較先進的品牌設計,我們已經有配合很好相當的一個默契了,而且其實常常他們在發想以後都是透過我們的手去幫他們做一個實現的部分。

但要兼具外型多變跟實用性,需要深厚的技術基礎,媽媽鐘麗貞成了最佳的指導老師。


學界輔助 翻轉傳產

製傘業第二代 鐘麗貞:「那像這樣子的話,再怎麼狂風都沒有關係,因為他強調的就是這個韌性啦,像這款看似普通的雨傘,經過兩代間的技術討論後去掉了傘架接合處的菱角。

得重新開模製作專門卡榫,並將傘骨從一般棍狀改為扁平狀,加強耐用度。姊弟倆推出的創新品牌,雖然在台灣只擁有5個銷售點,但這一兩年已經有顯著成長,從2014年整體銷售數量39814支,提升到2015年57166支,成長了43%顯示品牌經營逐漸看出成效。


傳統圖騰 躍上鞋面

成大文創育成中心顧問 張京農:「用畫面去溝通品牌,那大家可以看到

左手邊這個雨傘的品牌,它叫它是紐約的品牌它叫David。確實傳統產業要開創年輕品牌,並不容易這一波年輕翻轉復古的力道,學界也開始加入輔導定期會請專業講師,或者是業界人士開課。

成大文創育成中心專案經理 張彥頡:「其實我們希望能讓過去這兩個是斷掉的連接,一群老的產業、一群大企業他們有錢、有技術,但是他們找不到年輕人來做,那我們卻又看到另外一群年輕人,他們可能沒有錢但是他們很有想法,他們希望幫台灣的文化繼續做一個延伸的力道。

透過學界將年輕新血與傳統產業媒介整合,再加上專業課程輔導逐漸看到成果,甚至還有國外的設計人才定期來台短居交流。


創意繡花鞋 串起鞋業

荷蘭設計師與台灣文創家對談:「而從2013年創辦以來第一年就成功輔導了12家,第二年也有10家、第三年持續輔導10家總共32個成功案例,其中有不少廠家都進駐在台南的藍晒圖文創園區,像傳統的制服訂製店就將老制服改做成抱枕,傳統的格紋制服裙布料也變成了髮飾以及寵物飾品展現傳產的多元樣貌。

TVBS記者 詹舒涵:「來到這個以老宅所改建的工作室,年輕設計師將傳統圖騰,融入鞋面設計當中,像記者手中的這雙鞋子,我們可以看到鞋面上頭的設計,就是以台南的傳統劍獅作為一個設計的元素。」

而把台南傳統的吉祥獸劍獅,融入鞋面設計的是一位七年級女生,主修工業設計系的江珮嘉是傳統鞋業第二代,畢業後不走工業反而想用設計翻轉傳統的繡花鞋。

年輕創業家 江珮嘉:「傳統繡花鞋的鞋面它的圖案,都有一些意義那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還是有許多就是文化的元素,但是我們都忘記了它以前的故事,所以我希望把它擷取出來用一個創新的方式,讓大家可以記住這些古老的,不管是傳說或是故事也好。」


創意融入 翻轉傳產

刺繡機萬箭齊發的聲音震耳欲聾,小工廠裡的一針一線訴說著傳產的凋零,同樣遭逢產業西進這是台南僅剩的幾家電繡工廠。

創意繡花鞋將老產業都串了起來,自家的鞋底工廠也幫忙產製鞋底獲得父親的大力支持。父女倆討論鞋底…..

江珮嘉的父親:「這個花紋啊,要蓋深一點點。」

和父親討論鞋底設計繡花鞋底特別融入,台南市的地圖從鞋底的圖案能夠清楚看到,台南市的五個圓環代表著五個城門的古都歷史。鞋底看的見文化巧思,鞋面也展現文化魅力江珮嘉的創意繡花鞋。從2013只有一個銷售點,到現在已經有10個銷售點營業額更是從一年一百多雙,到現在一年七百多雙,銷售額也從2013年的30幾萬,到隔年成長到100萬2015年更有160萬的營業額,也讓人看見傳統產業的積極重生。


青年創業家 江珮嘉:「其實我們(台灣)很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當我提出我有什麼需求的時候,其實跟這些傳產合作,我覺得是非常有機會可以做很多創新的東西。

無論是姊弟倆的傘業重生,或是七年級女生的繡花鞋革命,這些年輕世代,正在用他們的創新思維翻轉出屬於老產業的年輕活力。

採訪撰稿 詹舒涵   攝影剪輯 鍾德榮

標  籤
  • 追  蹤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