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設定所在地
  • 北部
    • 基隆市
    • 臺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中部
    • 臺中市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南部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東部
    • 宜蘭縣
    • 花蓮縣
    • 臺東縣
  • 外島
    • 連江縣
    • 金門縣
    • 澎湖縣
PM2.5 14低 2017/01/11 17:00
空氣品質良好,可正常從事戶外活動
01/11

星期三

20-22°C
01/12

星期四

18-23°C
01/13

星期五

16-18°C
01/14

星期六

14-15°C
01/15

星期日

14-16°C
舒適溫暖早晚較涼 西半部局部霧空品質差
21°C
臺北市
食安事件頻傳! 食安人才.食品技師需求熱

2018-03-05 16:19:14

近年來食安問題連環爆,政府說要重視,卻編列最多預算在做食安大樓等硬體設備,但有了硬體,軟體呢?回歸專業現場,食安人才需要包括食品、公衛、醫學、法律等等專業知識,培養這樣的跨領域能力,除了現有食科系所,國內六所大學也都成立了專門的食安研究所。

食品技師 食安把關

生產線上一罐一罐牛奶裝填送出,機械手臂抓起裝箱,很快就送往冷藏。

記者 周玲秀:「這裡是知名乳品飲料業者的生產工廠,可以看到生產線上面,大部分的工作,都已經被機械來取代人力,但是沒有辦法取代的,其實是為品質把關的這一塊。」

來到中央控制室,工作人員聚精會神盯著螢幕、定時抄表記錄。

光泉研發部經理 王祥銘:「這個環節它對食安監控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讓產品做完整的殺菌,以及它殺菌以後的保存溫度,都做到良好的監控。」

不過對於產品的把關,從更前端就開始。

食安把關 始於源頭

這是光泉2016年投入巨資,設立的食安實驗室,從農藥殘留、重金屬等等,都能檢驗。原料供應商提供合格檢驗證明只是第一步,相關人員還會不定期現場稽核。

光泉研發部經理 王祥銘:「在源頭就管理好,那後續做出來的產品都會是安全的。那如果我們的源頭沒有管理好,一個原料出問題,沒有去被檢驗到、或沒有監控到,那所做出來產品的量會非常大,損失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全公司1400人當中,一共有13位食品技師,分布在工廠製造單位、品管、研發單位,研發部經理王祥銘本身也是食品技師,工作重點包括不斷更新資訊。

光泉研發部經理 王祥銘:「把一些法令的訊息帶到工廠,讓工廠去可以執行,我們會把一些相關的技術與一些食安政策相結合,把產品設計出來,那產品做一些追蹤追溯的管理。」

台灣食品技師,在考選部把每年一次的考試增加到兩次後,2011年開始人數大幅增加,現在約有2600人。教育部也補助,台大、成大、陽明等六所大學,成立專門研究所。

增系所 育食安人才

記者 周玲秀:「守護吃的安全,台大成立了食安所,第一屆就招收了15位學生,透過理論還有更扎實的實作訓練,培養學生守護食安的能力。」

整合公衛學院、與醫學、社會科學、生科等專業師資,學生來源也很多元。Lab meeting上,又會碰到不同領域學長姐,擦出更多火花。

台大食安所學生 蕭鵬:「在常溫常壓下,它可以分析液體、固體及氣體。」

台大食安與健康所所長 陳家揚:「因為它還是必須搶質子、丟電子這些狀況。」

台大食安所學生 蕭鵬 :「因為公共衛生是以預防醫學的概念出發的,我就希望說來到這裡,可以跟老師學習像食品安全的預防系統。同學們有很多的背景,那這些背景我們就可以不斷討論,去跨領域的學習。」

台大食安所 人才多元

像蕭鵬是公衛、食科雙主修,工作後再回來讀研究所,還有同學出身營養、化學、森林系。

台大食安所學生 孫一誠 :「我比較知道自己吃進去的是什麼,或是它的風險在哪裡。我自己現在待的實驗室是做分析的,那我可能我之後會進一些分析檢驗廠,或做一些食品的品管,我覺得都還滿有意義的。」

學理+檢驗 扎實訓練

透過課程與實驗,培養學生對於 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法令管理與策略、預防控制與分析能力。

台大食安與健康所所長 陳家揚:「我們希望他具有毒理學的背景,具有流行病學跟生物統計的背景,才能處理資料、看得懂資料。還有食品科學的知識,比如說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也需要知道風險評估,這樣整體結合起來,他才知道怎麼去評估一個食品或是食品製程等等一個安全性。 」

像是芬普尼蛋事件,問題不光是食品廠管理,而是源頭。所以所謂食安人才,不光是要專精食品製作,更像是跨領域人才。

台大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姜至剛:「在風險分析為基礎,風險評估、風險管理、跟風險溝通,納入整個食安的體系裡,結合我們的健康風險。」

最高學府著重知識專業,技職體系教育食安人才,從實作中著手。

元培食科 輔導考照

記者 周玲秀:「學校都已經放寒假了,這一群大二、大三的學生,都還是來到學校的實驗室裡面,在這邊認真練習,為的就是要準備接下來即將要舉辦的,乙級的食品檢驗分析執照考試。」

元培科大食科系學生 江仲煜:「在做亞硫酸鹽的測定。多拿證照就是對未來比較有幫助,而且剛好學校也有提供我們這樣的輔導。」

教育部補助加上校方投注資源,成立食安檢測人才培育基地。在平時課程之外,寒暑假老師也來學校加強輔導。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 林志城:「我們一共投入了將近快三千萬,化學分析、微生物的這一塊,還有一塊很重要的是所謂的稽查人員。」

實做食品 了解理論

攪拌牛奶,大一新生試著作出口味香醇的乳酪。另一頭,攪拌肉泥,加入碎冰,要做出正統法蘭克福香腸,乳化的拿捏相當重要。

元培科大食科系學生 田聿兟:「(摸了)快一個學期,用說的很容易,可是用做的,當自己在慢慢在摸索的時候,其實會發現,真的是有太多的問題需要克服、需要去解決。」

食安人才有多搶手,畢業校友就業率超過九成,大四的田同學,已經錄取系上研究所,甚至已經找到工作。

元培科大食品科學系主任 梁弘人:「我們做好的法蘭克福香腸,我們就會拿到這個乾燥室。」

特意讓學生在檢測與學理外,實際研究做食品,把各方知識融會貫通,其實是系上的用心。

元培科大食品科學系主任 梁弘人:「學生大概有八成是來自於技職體系的學校,我們希望在實作上面,來跟他們講這個原理,其實背後這個原理的操作是什麼。」

食安 如何向前走

食安事件頻傳,政府前瞻計畫編列數十億,建設檢驗大樓與設備。另一頭,原訂四加一產業需強制聘任專門職業人員,政府又再公布草案,擴大強制業別,卻放寬高風險產業,肉品、水產品,改為可「選配」專門職業人員或衛管人員,又考慮放寬衛管人員資格。

食品技師協會理事 曾貽湧 :「食品安全應該是往前走而不是往後退,食品相關科系其實是非常非常廣泛,一年畢業的學生超過一千人以上,所以業者找不到這樣的人,其實是不可能的 。那唯一需要的可能是只是在於說,給業者一個緩衝期。」

守護食安,比起檢驗再多產品,更有效的是源頭管理、產地稽核等把關,得要環環相扣,每個環節的第一線人才,或許才是需要使力的重點。

攝影剪輯 王華麟 採訪撰稿 周玲秀

標  籤
  • 追  蹤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