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設定所在地
  • 北部
    • 基隆市
    • 臺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中部
    • 臺中市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南部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東部
    • 宜蘭縣
    • 花蓮縣
    • 臺東縣
  • 外島
    • 連江縣
    • 金門縣
    • 澎湖縣
PM2.5 14低 2017/01/11 17:00
空氣品質良好,可正常從事戶外活動
01/11

星期三

20-22°C
01/12

星期四

18-23°C
01/13

星期五

16-18°C
01/14

星期六

14-15°C
01/15

星期日

14-16°C
舒適溫暖早晚較涼 西半部局部霧空品質差
21°C
臺北市
分數低於世界平均 台灣「退休準備」拉警報

2018-08-20 23:40:09

勞保年金也即將面臨被改革的命運,未來勞工能領到的保障越來越少,個人準備的退休金勢必得增加。雖然不少人對於退休理財相當焦慮,不過根據近期最新一項調查數據顯示,仍有將近六成的上班族,根本不了解該如何做理財規劃,甚至台灣民眾的退休理財準備分數、遠低於世界平均。專家建議,無論如何,退休理財越早開始越好,根據不同的年齡、有不同風險屬性,財務規劃和資產配置,每個人都必須知道。

退休重心 預先準備

藝人侯昌明,三不五時就到自家鹹派店報到。

藝人 侯昌明VS.店員:「鬍子呢 鬍子妳覺得在比例上OK嗎?(差不多這樣或是再大一點),大一點點(對)不能太大喔!」

跨足戲劇、廣播、綜藝主持,還出書當作家,侯昌明演藝資歷10幾年,但台灣環境變差、收入越來越不穩,因此投資鹹派店,一來圓夢當老闆,二來也算另闢財源,預先替退休生活找重心。

藝人 侯昌明:「因為我們以前去出外景,看到很多農民其實苦哈哈,那肥了誰 肥了中間商啦,真的農民很辛苦,所以我們就跟農民說,那直接跟他買了很多的大蒜過來,香腸裡面瘦肉跟肥肉的比例,你跟吃下去的口感就截然不一樣。」

侯氏理財 開源節流

從布置、包裝到口味研發,侯昌明全力參與,今年50歲的他,退休金距離理想數字還差了一截,不過從省錢做起、開源節流,侯氏退休理財法其實不難。

藝人 侯昌明:「我在平常消費累積的點數,它可以1比1去兌換成里程數,里程數終生有效,然後呢 你出國一定會消費嘛,那消費了 我就去找現金回饋卡。」

無痛累積里程數,也靠加油卡一點一滴省油錢,另外侯昌明把部分資金配置在房地產,還有壽險、健康險跟美元保單,退休保障都顧到,他認為,退休理財除了儘早開始、持之以恆,選對工具同樣重要。

藝人 侯昌明:「我認為跟你的地緣關係,越接近的理財工具越好,因為太遠了 你掌控不到,隨便報紙翻開 新聞打開,台灣有些發生的訊息,政治 新聞 商業 ,所有的東西你可以捕捉到,雖然不見得是精準的,但是起碼在你身邊。」

退而不休 創現金流

美好一天從早餐開始,白富美以前當過報社財經記者,也曾經是薪水開支,每月打平的上班族。

資深媒體人 白富美VS.家人:「媽 妳早上有去買東西啊(嗯),現在菜怎麼樣 貴嗎?」

離開職場,步調可以慢慢來,2009、金融海嘯隔年,白富美才50歲不到就提早退休,不過她早早開創事業第二春,並善用前東家的優退金,買小房換大房,替全家人儲備財富。

資深媒體人 白富美:「當初其實我們買那個小套房,也純粹只是為了居住跟學籍,對 那所以其實有時候很多的投資,其實你是可以從你生活上的需求,去延伸出來的。」

創造收入 不斷投資

離開報社,卻沒真正離開新聞圈,白富美經營自媒體,替基金公司擔任公關、寫稿,繼續創造收入,56歲的她,還在累積退休金中場階段,把握的原則,就是不斷錢滾錢,另外資助子女創業也會設停損點,以不影響退休生活為目標。

資深媒體人 白富美:「退休後的這個第二個工作,讓我自己活得比較開心一點,然後也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然後還可以創造我的現金流,基金收益那個部分,我就盡量把它就綁定在,是65歲以後要用的啦。」

勞保年金 前景悲觀

退休讓人好焦慮,如果把三大面向顧好,就能少點煩惱,世界銀行1994年曾提出三柱理論,套用在台灣,第一根支柱代表最底層的勞保年金,第二根支柱是企業與勞工固定提撥勞退,第三根支則是最上層、個人準備的退休金,不過以勞保年金面臨改革的情況來看,制度內財源將越來越少,個人準備的比重必須提高,在文化大學推廣部專教財務規劃的沈高毅觀察,退休理財喊了好幾年,台灣人依舊有盲點。

文大推廣部財金系副教授 沈高毅:「簡單來說呢 ,我們的同學大部分是三個東西很模糊,第一個到底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很模糊,這個其實最糟糕,第二個他對預期的報酬跟風險,這件事的認知很模糊,基本上 有想過 有整體的規劃,通常得到的結果會比沒有想過,會來得比較好。」

政大副校長 王儷玲:「現在我們看到很多退休理財的盲點,都是大家不是太保守了,就是全部都放定存,要不然的話就是買很多股票,就是他會去為了短期投資上的獲利,他在風險當中去做一些,比較高投資性質的,然後就一下子賠很多錢。」

投資盲點 太晚開始

前金管會副主委、現任政大副校長王儷玲,長期宣導退休理財重要性,然而國人觀念仍有待加強,根據摩根投信調查,沒有投資習慣的民眾,還是有超過2成的人認為,超過50歲以上再規劃即可,但就算50歲開始,每個月投入1萬塊,以年化報酬率4.5%計算,65歲退休時也只有257萬,根本不夠用。

文大推廣部財金系副教授 沈高毅:「我建議大家有一個最懶,但是有一個最有好用的方式,只要你有時間,多去跑幾家銀行找理專聊天,有冷氣吹 他一定給你茶,你一定會學到很多金融知識,你又得到很多金融商品的資訊,然後你再根據你自己的想法,如果回到學校有系統地學習,你可以選出最適合你量身打造的套餐。」

TVBS記者 戴元利:「2017年全球GDP排行,台灣位於第22名,不過台灣人在退休準備上,分數卻遠低於世界平均。」

退休準備 台灣低分

遠見雜誌與施羅德投信同樣做出最新調查,發現上班族退休準備指數,滿分10分,台灣民眾只拿到4.1分,遠低於全球平均的5.9分,其中將近6成受訪者坦言,不知如何做理財規劃,更有將近8成民眾悲觀預期,退休後收入,無法達到退休前的6成,調查結果令人憂心。

遠見雜誌副主編 林讓均:「不好的NG動作就是說 有6成的人呢 ,他們其實會在有資金缺口的時候,就挪用退休金,所以這就是為日後的一個,退休財務埋下一個很大的隱憂。」

政大副校長 王儷玲:「像目標日期型的人生周期基金,它就是你買了之後,它在不同的時間點,它會去做資產配置的調配,你就可以不用管它,或者是說你去買保險公司的,保證型的投資年金。」

理財觀念 趁早建立

化身小小銀行員,看似枯燥的換匯與櫃檯交易,需要各種理財知識,有銀行業者舉辦小富翁理財營,讓觀念向下紮根,退休理財同樣越早開始越好,只要善用工具和資源,現在開始就不算晚

攝影記者 鍾尹倫 文字記者 戴元利

標  籤
  • 追  蹤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