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設定所在地
  • 北部
    • 基隆市
    • 臺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中部
    • 臺中市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南部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東部
    • 宜蘭縣
    • 花蓮縣
    • 臺東縣
  • 外島
    • 連江縣
    • 金門縣
    • 澎湖縣
PM2.5 14低 2017/01/11 17:00
空氣品質良好,可正常從事戶外活動
01/11

星期三

20-22°C
01/12

星期四

18-23°C
01/13

星期五

16-18°C
01/14

星期六

14-15°C
01/15

星期日

14-16°C
舒適溫暖早晚較涼 西半部局部霧空品質差
21°C
臺北市
就怕櫻花蝦不見 漁民自救產季限量捕勞

2016-01-05 20:08:07

全世界只有兩個地方出產櫻花蝦,一個是日本靜靜岡縣,另一個就是在台灣的屏東。面對海洋資源的匱乏,屏東東港的漁民開始尋求自救之道,成立櫻花蝦產銷班,訂出產季時捕撈限量、近乎共利共享的模式,永續海洋資源。

護櫻花蝦 限量捕撈

貪吃的白鷺鷥在岸邊盤旋飛舞,滿載著櫻花蝦的漁船,慢慢開進屏東東港。

TVBS記者 呂蓓君:「每天下午都有一艘又一艘的漁船,而搬上岸的就是櫻花蝦,而這些捕捉的櫻花蝦,每天的量都經過控管。」

在東港的岸邊,你很容易發現船身上印有櫻花蝦產銷班LOGO的漁船,目前約有115艘,他們嚴格遵守自律公約,每天每艘最多只能捕撈11箱,每箱20公斤,其中只有9箱可以拍賣,另外2箱所得則歸產銷班公有,納入公共基金,多捕撈的櫻花蝦,可以選擇給漁獲量較少的船家或是倒回海裡,就是不能超出上限,如果偷藏私下買賣櫻花蝦被抓到,將會祭出嚴厲的懲罰。


護櫻花蝦 限量捕撈

不過剛捕上來的櫻花蝦,非常容易腐敗,一上岸就得跟時間賽跑,送到拍賣場去。

TVBS記者 呂蓓君:「這一箱又一箱的櫻花蝦,之所以被稱作紅金,就是因為光這一箱,就超過七千元台幣。」

櫻花蝦產地 僅有台日

櫻花蝦之所以珍貴,因為產地相當稀少,全世界只有在日本靜岡縣,還有台灣東港至枋寮一帶才有,因為富含豐富的鈣、磷等,加上有濃厚鮮美的風味,深受日本人喜愛,一年的產值高達三到四億元,為了讓這流動的紅金,能夠長長久久,櫻花蝦季只有半年,從每年十一月一號,到隔年五月三十一號,六月至十月禁捕櫻花蝦,漁夫們平常就像上班族一樣。

護櫻花蝦 限量捕撈

不過當初成立櫻花蝦產銷班,漁民都在觀望,很多人都覺得反正下網就有收穫,只要多撈就能多賺,在這種觀念下,在1997年櫻花蝦捕獲量,甚至超出最適宜量的3倍。

農委會水試所研究員 陳守仁:「那些量幾乎已經是,台灣櫻花蝦資源量的70%以上,如果不好好的去跟它管理去跟她控管的話,搞不好兩難三年之後,這個資源就枯竭殆盡,也就是萌發了我們要成立產銷班,要做資源控管。」

產銷班的代表各自奔走,說服船家,放棄眼前小利、不貪心,櫻花蝦才能生生不息,養活一代又一代的東港人,除了避免過度捕撈,海洋大學正積極研究如何復育海洋資源。

復育海洋 放流魚監控

要放流的小魚,每一尾都要人工打上標籤,還要先沾過碘消毒,避免魚的傷口惡化。

海洋大學研究團隊 李宏泰:「我們也在實驗室那邊,証明說畜養了半年以上,傷口可以慢慢慢癒合了,(民眾)他們都可以很清楚的從外觀有一個類似像識別證這樣子,不需要任何的儀器去檢定這樣子。」

TVBS記者 呂蓓君:「我們可以看到池子裡面的黑鯛,身上都打了黑色的識別證,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就是為了以後放流出去,可以第一眼認出,他們就是當初實驗室放出的魚。」


測魚耳石 記錄生態

放流的過程相當辛苦,必須一尾一尾數出放流的數量,確保放流時都是活體,再送到指定地點。放流的小魚們撘魚梯回歸大海,地點選在新北市貢寮卯澳漁港,苗栗縣的龍鳳漁港,還有雲林、高雄等四個地方,施放五種魚共五十六萬尾,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放流。

海洋大學環漁系教授 廖正信:「今年開始已經有超過了107尾,甚至110尾的樣本魚回收了,甚至於我們還回捕到過去,我們標示的兩年九個月的魚,還回來了。」

而這隻在外頭流浪2年多的銀紋笛鯛,目前成為珍貴的研究樣本,只要看到身上有標籤,就是海洋大學放流出來的魚,許多釣友捕撈到都會主動送回去。除了測量外觀,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物樣本,就是魚的耳石,長的就像半透明的貝殼,每隻魚都有一對,目的是維持並調節肌肉的協調,感受重力和聲音,就像是樹的年輪,除了能知道魚的年齡之外,還可以窺探魚的生活型態。

海大教授王佳惠:「如果它的成長狀況比較差,那其實它的輪寬就會比較小一點,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就是你用它可以去回溯知道說,這條魚它到底過去它的成長,攝食的狀況是怎麼樣,成長的速度是怎麼樣。」


復育海洋 放流魚監控

透過這些研究長期追蹤數據,就能知道什麼海域,適合放流什麼魚,最終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

海洋大學環漁系教授 廖正信:「我們對不同的大小或不同的魚,我們要放流的地點,

放流的時間就更正確,當然它的活存率就更高,它在自然水域裡面,能不能夠自然的交配繁殖下一代,這個是我們很重要的目的。」用人工的方式復育海洋資源,究竟能獲得多少成效,短期之內不容易看見,不過民眾可以做的是選對海鮮吃,如果從魚卵、小魚、蝦蟹,到生物鏈最上層的大型魚類,都成為盤子裡的美食,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就會大量捕撈,逐漸把海洋資源消耗殆盡。


海洋浩劫 漁獲減少

同時環境汙染,也讓大量的垃圾流入大海,最後透過食物鏈都會回到人體,其中環境賀爾蒙影響最大。

陽明大學環衛所教授 陳美蓮:「胚胎時期的暴露,就可能影響這小朋友以後一輩子,他的這一些健康的影響,甚至可能這樣子的影響,會影響到三代。」

保護海洋資源,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預防原則,做好生態保護不濫捕、不吃大型魚類,就能替下一代保留美麗的海洋。

標  籤
  • 追  蹤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