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設定所在地
  • 北部
    • 基隆市
    • 臺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中部
    • 臺中市
    • 彰化縣
    • 南投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南部
    • 臺南市
    • 高雄市
    • 屏東縣
  • 東部
    • 宜蘭縣
    • 花蓮縣
    • 臺東縣
  • 外島
    • 連江縣
    • 金門縣
    • 澎湖縣
PM2.5 14低 2017/01/11 17:00
空氣品質良好,可正常從事戶外活動
01/11

星期三

20-22°C
01/12

星期四

18-23°C
01/13

星期五

16-18°C
01/14

星期六

14-15°C
01/15

星期日

14-16°C
舒適溫暖早晚較涼 西半部局部霧空品質差
21°C
臺北市
協和電廠燃油轉燃氣!填海造陸18.6公頃 犧牲海洋減空汙?

2020-11-16 10:10:45

基隆協和電廠從民國65年落成至今,是全台灣僅剩的燃油發電廠。現在台電打算把廠內燃油機組改建成燃氣發電,降低空氣汙染,但為了擴建天然氣接收站,卻要填海造陸18.6公頃,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生態破壞。

圖/TVBS
順著小徑延綿而上,首先映入眼簾,是三根高聳入雲的煙囪,十足重工業色彩的水泥巨獸,座落在基隆海邊的低矮山丘,襯托著藍天綠葉,畫面既和諧又衝突,正如協和電廠背負的經濟與環保難題,種種矛盾交織雜揉。

協和電廠運轉經理張烈青:「這邊所看到有四部綠色的,就是1,2,3,4,四部機。」

放眼望去,4部機組包覆著厚重鋼鐵,依序坐落在數百公尺的廠房中,往上看,是錯綜複雜的鋼骨結構,往下看40公尺深的機身,就藏在鐵板掀蓋之中,蒸氣輪機鍋爐,高分貝運轉噪音不絕於耳,它們是協和電廠的心臟,也是全臺唯一使用重油,做為燃料的火力發電廠,最主要的汙染是硫氧化物,粒狀物以及氮氧化物。

記者顧上鈞:「這裡就是協和電廠的主要環保設施,低氮氧化物燃燒器,這裡的溫度是非常高的,因為透過鏡頭可以看到,裡面的火焰溫度高達1200度,透過空氣跟燃料的比例,降低氮氧化物的危害。」

擁有40年資歷的鍋爐組領班,拿著手電筒來回巡視,除了確保機組維持最佳狀態,更背負著社會大眾,對於環保的高度期待。

圖/TVBS
協和電廠鍋爐組領班羅克強:「這是我們的油槍,經過我們的燃燒器燃燒,把低氧化物排除掉,然後經過煙囪排放,達到我們的標準。」

來到機組控制室,工作人員24小時3班輪值,隨時緊盯環保數據,只要有任何異常就會緊急修正。

協和電廠環境保護專員張為強:「這個畫面顯示是我們協和電廠,空氣汙染物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它這在我們三號機煙囪大概45米的地方,設有各項監測儀器,包含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素,氧氣以及不透光率的監測儀,那它透過傳輸以後,會把各項濃度監測數據,即時傳輸到控制室的畫面上,那這個資料收集好以後,會即時的傳輸到基隆市的環保局。」

協和電廠全體員工對於環保監控可說是戰戰兢兢,但民國66年服役至今,燒重油的老機組終究力有未逮,根據環保署開放平臺資料顯示,2019年協和電廠硫氧化物排放量,高達4365公噸,是林口電廠的3.5倍,但發電量卻不到五分之一,把老舊機組除役成了當務之急。

記者顧上鈞:「像我現在身旁這座龐然大物,就是協和電廠一號機組的蒸氣輪機,不過我們可以聽到,它整台機器是靜悄悄的,因為它早已在2019年就完全除役,等到未來環評通過後,將通通拆除變成燃氣機組。」

協和電廠表示,目前每年發電20至25億度,未來拆掉舊的1、2號機組,改建新的燃氣機組,發電量預估達到148億度,可以負載台北市92%電力,也比現行的燃油發電更環保。

圖/TVBS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3號跟4號機組,我們會按照原訂的計畫,在2024年底就停用,把它轉為緊急備用機組,不是有特殊情況,是不會啟動3號機跟4號機的,而且現在在發電的成本當中,燃油機組是最貴的,台電公司也不可能,去調動最貴的機組來發電。」

問題來了,原本地方居民期望,高汙染的燃油機組能儘速除役,但萬萬沒想到,代價是用海洋來換。

記者顧上鈞:「這裡就是協和電廠的主要廠房,而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將會沿著它的海岸線,向外延伸18.6公頃,一個三角形的區域,作為填海造陸的範圍。」

雖然全案仍在環評階段,但基本上是勢在必行,協和電廠現有腹地不足,必定得擴建天然氣接收站,海洋生態就成了陪葬品。

一箱箱的漁獲搬運上岸,象徵漁民的生存命脈,基隆是個海港城市,為了發電犧牲大海,讓討海為生的漁民難以接受。

基隆區漁會總幹事陳文欽:「我想資料都已經調出來了,有一兩百艘的漁民在那邊捕魚,這塊漁場就消失回不去了,所以在怎麼樣都會影響到漁民,它如果是為了大家去做,我想漁民也可以接受,但是在影響的範圍內,怎麼來協助漁民,補償漁民,我想這點必須先溝通好,這是很重要的。」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用浮動式的接氣站,這件事情其實是會為環境帶來更少的衝擊,而且它的預算,而且工期,大概都會是填海造陸的一半而已。」

圖/TVBS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認為,浮動式永久接收站對環境衝擊較小,而且國際經驗相當成熟,不懂台電為何堅持採用填海造陸。

台電發言人張廷抒:「我們也考慮到對環境的衝擊,我們在規劃上,就儘量縮小填海造陸的面積,本來預估是需要29.25公頃,現在已經把它縮到18.6公頃,我們已經減少了36%,那至於說為什麼不能用浮動式的天然氣接收站來永久使用,這是因為天候,地形,還有海象,大家都知道台灣是一個多颱風的地區,那一般浮動式的天然氣接收站,在世界上比較廣為使用的範圍,就是赤道附近還有就是內陸的海域,這些沒有颱風的地方,再來第二點就是說,我們冬天會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依據統計,基隆港大概一年浪高超過1.5米的時間接近50%。」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基本上他們(台電)也要用浮動式接收站,但是他們只把它拿來當成是暫時性的,那如果暫時性的,在這11年當中也要用暫時性的,那你為什麼不能當成永久的,它這11年當中會不會碰到有颱風一樣,它會不會碰到有風浪一樣,我們現在看到完整成功的案例,比方說像在美洲的墨西哥灣,墨西哥灣其實它的天候,照理來講是比台灣這邊更嚴重,因為墨西哥灣是有颶風,就是說目前現在FSRU的設備,在2006年開始,在美國墨西哥灣其實都已經在使用。」

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會破壞海洋生態,但讓燃油機組延役又會造成空氣污染,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認為,核能發電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圖/TVBS
以核養綠發起人黃士修:「那在2018年的公投結果,其實全民也建立了續用核電的共識,可是我們的政府卻違背了民意,我們的風電光電進度是嚴重落後的,而且我們還不斷去破壞生態,開發土地炒作土地,然後把這些錢通通送給這些廠商,它其實是圖利少數人的利益。」

協和電廠屹立北台灣44載,有些人視它為毒蛇猛獸,但在政府決策與民生需求的拉扯下,卻又由不得它放手,一路走來有妥協有折衷,在且看且走的能源政策下,注定陷入經濟與環保的兩難之中。

https://youtu.be/kxJSOwWnlIQ

標  籤
  • 追  蹤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