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09:23:21
紡織廢料、農業廢棄物,甚至發電後的煤灰和底泥,以及退役的發電設備,這些過去被視為垃圾的材料,現在透過創新設計和加工技術,搖身一變成為高價值的商品。像是回收布料製成的環保板材,可應用在家具、建材,稻殼與咖啡渣則可以變身成為眼鏡框、衣架,還有傳統電表的玻璃罩、變電箱板材經過改造重製,又能回到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不僅減少廢棄物,還能降低對新原料的開採,成為循環經濟中的重要一環。
將布料顏色區分,做歸類,還有我們常常穿的牛仔褲,也要先做裁切。
再把布料上的鈕扣、鐵環都拔除後,才能進到下一個步驟。
將分類好的布料倒入破碎機。
破碎成細細小小的材料,再做攪拌、平放在模板上,放入熱壓機裡,經過40分鐘後,就能成型。
資深記者劉俐均:「透過熱壓固化成型之後,就會形成這樣子的布纖板,它不僅可以成為建材中的材料之外,也是在各式家具中廣泛的運用」。
環保永續公司品保經理陳亮安:「跟膠水廠去做一個開會去做討論出,適合我們這個布料成型的專用膠水,一定的比例去做混搭,就是說膠水以外,都是百分之百的是回收布料。」
有耐磨、防水特性,更大效益就是能將民眾丟棄,或是紡織業剩下來的布料布料,重新找到去處。
環保永續公司執行長楊經偉:「布纖板它可以類似製作成文創商品的筆桿筆座,還有像是類似像桌上型的一些陳列,有點類似像一個花器、一個陳列盤,那當然它的應用還可以甚至在做這個,桌燈的這個燈罩。」
從大型櫃子、桌子板面,小到衣架、眼鏡盒都能夠應用。
還有農廢的稻殼咖啡渣,提取纖維細磨,運用專利改質澱粉混合,經過破碎、加壓、成型一道道複雜的工法,做出衣架、眼鏡鏡框。
環保永續公司執行長楊經偉:「稻殼廢棄的那些就是農廢,它本來就是要不用的話就會送去燒掉,那我們就是把它就是取得它的原料,然後由原料上面提供,它可以做成像射出的像衣架,那包含像咖啡渣的這種塑膠粒,可以做這個衣架跟眼鏡框,那我們等於是說在另外一種工藝的製品上,也可以做出一些使用農廢的一些生活消費品這樣子,所謂回收再製的產品,往往就是他需要去收集整理,然後再製,當然它的困難度有時候是在於成本,因為他的人工的費用或者是一些加工的一些工序,他就是比一般的所謂你取得的一些新料,他可能會來得比較複雜。」
將這些原本被丟棄的廢棄材料,擷取可用再生材質,就能減少開發新的原物料,同樣再紡織產業裡,能夠利用的成分還有他。
資深記者劉俐均:「像我手上這個手機袋,它上面所使用的緞帶就是廠商的樣品,或者是庫存所剩下來的邊邊角角,不過再透過重新的設計,它就可以變成一個全新獨一無二的商品,因為像是這邊的邊角料,同樣也有機會可以獲得重生。」
永續文創商店店長吳佳儒:「那這樣的樣品布其實他們會有,非常多樣式提供給設計公司去做設計的參考,但最後因為它布料比較小片,沒有辦法投入生產裡頭,我們利用這些材料的特性,然後設計一些不同的課程項目,大家可以挑選這裡的素材去創作設計出自己的作品。」
琳瑯滿目的材料,都是各種衣物剩下來,已經被視為廢棄物,但是經過創意設計,能夠再成為新的物件。
永續文創共同創辦人林怡君:「那像這個飯店旅宿業、其實他提供了就是他們要淘汰的床單,然後再加上一些,就是那種拉鍊廠商提供的廢棄拉鍊。」
12針的車縫技術,在再生布料上成了設計亮點,飯店退役的床單床套,做成小布包、小提袋,而且不只商品販售,還要傳遞永續概念。
永續文創共同創辦人林怡君:「廢棄材料設計是更困難的,因為它是一個有局限的設計,只是我們設計的是一種體驗,我們不是設計一個產品,我們把廢棄料分類,然後設計了很多模組,讓大家可以DIY自己當設計師,那如果你自己為了自己需要的東西而去設計,那就沒有所謂的庫存,剩下再小的布有可能下一個人是有機會會使用的。」
廢物再利用,成為循環經濟裡重要一環,尤其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廢棄物,都是材料。
資深記者劉俐均:「可以看到這很有設計感的檯燈,其實就是大家家中的傳統電表的玻璃罩,而現在正遇到這種傳統電表的汰換大限,所以有很多玻璃罩都要做汰換,都可以製成像這樣的文創商品,另外還有這個小吧檯的桌台,其實它也是變電箱所裁切下來的。」
將玻璃罩拆卸下來,表面清潔乾淨後,不僅能設計成燈罩,也可以再將玻璃熱壓,變型後,覆蓋在鐵牌上,設計出獨一無二的獎盃。
台電新開室資深專師張小燕:「從這個桌子可以看到說,它有木頭那這個就是退役下來的木頭,包括這些螺桿,其實都是我們去廢棄的材料上去撿的,那像這個椅子的話,它是上面這一塊的話,它是用變電箱的板材去折成的,那你可以看到,我們上面其實都還保有,變電箱上面的,包括後面,它其實還有台電的一些Logo在,這個變電箱其實因為它材質非常硬,所以做起來的話是非常有份量這樣。」
台電文創從退役電線桿拆下木橫擔,一共859隻,做成桌子椅子,還有3千700多片的變電箱也能是餐桌,還有水庫挖取抽蓄水力發電的淤積底泥,將近2420公斤,以及燃燒殆盡的煤灰做成杯墊,這些電力廢材,除去有價金屬後,都是可再利用的原物料。
台電新開室資深專師張小燕:「路邊你可以看到的電線桿,電線桿上電線桿是直的,橫向的時候它有在乘載一些變壓器的那個叫木橫擔,那木頭的木橫擔的話,常常會是在山區,那因為木頭再製這件事情,其實一般接受度會比較高,那你看像我現在坐的椅子,這個椅子上面的木頭就是由退役下來的這個木橫擔來製成,在電業的廢棄物量這麼大的處理上面,我們很早就有一套廢棄物處理的一個,就是公司的內部的規定,我就不拿有價料,我就從這種就是你要花錢請人家清運的先開始,像變電箱計畫的話是比較特別一點,因為我們從煤灰從木頭,然後我們也開始接觸了說,鐵件這件事情有沒有辦法處理。」
在生活中,原本看似無用的廢棄物,只要經過創新設計、技術工法的輔助下,就能華麗轉身成為具有高價值的新商品。